京中网讯(湖北日报网)(记者 黄峥 通讯员 周玄金新)10月11日,2025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宣传月开幕式在珠天传媒大厦举行。活动现场,发布了2025年湖北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范例获奖名单。其中,咸宁市“以互联网为媒介创新‘学校第一课’”案例入选。
2023年开始,咸宁市将紧紧围绕道德素质和人力资源建设的基本任务,利用网络赋能,融合社会倡议,创新实施“学校第一课”,探索“以互联网为媒介、云端合作、多元教育”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途径。
搭建“云”桥
2023年9月1日咸宁54万名学生就读本学年的第一堂课。活动以视频、图文直播的形式呈现,累计观看人数833724人,并在雪强国首页进行宣传。
江南高中师生举办本学期第一次课堂活动
2024年春季开学时,咸宁市将举办专题线下讲座和线上专家讲座,重点开展“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”和“居家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第一课”,云课堂将覆盖约40万中小学生。
2025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之际,咸宁市不仅将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举办开学第一课,还将邀请范晓霞、王志军等中国知名模特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们传递感人的讯息。
近年来,咸宁市充分利用高速通讯和信息化优势通过互联网吸引大量观众,统筹中央、省、市、县四级媒体资源,搭建起连接城乡、整合资源的“云桥”,将“第一课”改造成立意深远、内涵丰富、形式多样的“云”课堂。
三年来,咸宁模式“一流学校”已成为网络文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。直播覆盖54万名学生,观看次数246万。我们有访问量。
“仪式感人至深,教育意义深远!”一名学生家长在直播评论区留言。通过云端发力,不仅将开学的仪式意义传递给万千家庭,也让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默默生根。啊互联网。
培育“花园”
9月1日,全国著名教授、华中科技大学熊永红教授一行来到咸宁外国语实验学校,并在学校师生面前举办了大型科普表演。当天,我市首届国内科普活动在学校举行,八个活动区为学生打造了一个科技世界。
近年来,咸宁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未成年人成长规律,不断创新“开学第一课”内容和形式,精心培育这批立德树人“百花园”。
咸宁市实验小学师生朗读《少年中国》
思想道德深入人心。咸宁市正在重点规划并在咸宁市推出正能量短视频系列《开学第一课》。书记和中小学校长主讲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。在咸宁实验小学,全校师生齐声合唱《J炉中国论》,热烈的朗诵声响彻全校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竖起了一面红墙,上面写着“读懂中华崛起”的字样和全体学生的名字,鼓励他们牢记在心。 历史并努力工作。
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你的心中。标志着每个年级第一课的传统仪式在许多学校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。咸宁市第十八小学暨嘉鱼县实验班新生心小学以打鼓、朱砂照心开始学习。华东师范大学赤壁学校和通山县实验中学的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,表演古老的仪式,在庄严的“开船仪式”和“开船仪式”中体验中华文化的底蕴。
心的关怀,温暖,成长。在咸宁市著名的浮山心理学院校剧中,举办了“别在森林里摔倒”、“微笑报名”等活动,让学生们通过游戏缓解压力。在友美市的第一高中,我们学习管理学生的思想。我们开设“最美新学期”心理健康咨询课程,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技能。这些暖心的举动,为学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了坚强的防线。
科技梦想,开启未来。刘胜 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院院士莅临咸宁市第一中学,为近1300名中小学师生上第一堂科技课。赤部第二实验小学将教室迁至中试谷,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。
“开学第一课”感受科技魅力
榜样的力量指引方向。近年来,多所学校广泛邀请道德模范、好人、“五老”到校园讲学。前警察于发海继续寻找抗美援韩烈士亲属,他的寻找深深感动了赤壁市五中的学生。 “新时代好人”王艳艳、高景跃等人身边的榜样激励着同龄人努力奋斗。
多元化教育促进识字。西安我市已将网络安全、疫苗防护活动、法制教育、劳动教育等融入一流学校。在咸宁第六小学的迎新仪式上,警察向新生家长传播法治知识。东城县多所学校邀请法吉副校长给学生讲课。咸宁市第二实验小学的“我是小建筑师”活动,让孩子们通过工作体验体会到“学校是我的家,建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”。
有了这些精心培育的“百花园”,咸宁的“一流班”真正成为了学生全面成长的沃土,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里茁壮成长。
打造“心”网
咸宁市“校第一课”的创新实践不仅体现在内容丰富多样,更体现在精心编织的“心”它的背后是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教育人们。
联锁机制。咸宁市建立了由市文明局牵头,教委、团委、妇联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。每年,为确保“开学第一课”主题鲜明、扎实有效,围绕思想政治教育、心理健康、家庭教育等六大主题,统一组织安排。规划和开发是有组织的。
新生入学矢量融合。咸宁市坚持线上线下结合,实现教育运营创新融合。在线“云课堂”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让优质教育资源送达全市学生。在线下,学校提出了各种想法和实践。实践活动。
在春天2024年,咸宁家庭教育研究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对8030名中小学校长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培训,向约40万家长传递了科学的教育理念,有效提升了家庭学校的沟通和教学能力。
资源整合。咸宁推动校园优质资源引进。利用教育、公共安全、健康和心理行业的人才,建立县和地方政府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数据库。该数据库包括134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指导的专家。
咸宁市科协搭建了科学家与年轻人对话的桥梁,让学者和教师成为学校最高职位的“明星”。司法系统选拔关键人物为“法治副主任”“为校园带来充满活力的法治教育……
这个网络打开了社会的“水龙头”,专业养分源源不断地流入校园,形成了全社会关心、支持未成年人健康发展的生活局面。
经过三年的探索和不断完善,咸宁市“首亲学校行动”的创新实践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通过网络赋能、机制协同、资源整合,构建了全方位、立体化的教育新格局,为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写下了生动的注脚。
咸宁市互联网媒体创新“校园首推”被评为全省网络文明建设创新实践优秀范例。
2025-10-16
